从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名看,就可知道这种病是由于病毒感染,心肌发生了炎症性病变,当然心肌炎的病变不仅仅局限在心肌,是以心肌病变为主,有时心包及心内膜也能发生病变。近年病毒性心肌炎有增多趋势,可能和其他病毒感染的疾病增加有关。国内调查小儿发病以4岁以内最多。发病季节与心肌炎的致病病毒的流行规律关系密切,主要是肠道病毒,因而多数发病在夏秋,其他季节也有发生。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,最多见的是肠道病毒中的柯萨奇B组病毒和埃可病毒,还有引起肺炎的腺病毒,引起流感、风疹、腮腺炎、脊髓灰质炎等20多种病毒。当呼吸道或消化道接触病毒感染后,先出现呼吸道或消化道的症状,病毒进入人体血管随血流到心脏,在心肌细胞内复制繁殖后释出,导致细胞自溶和感染的扩散,与此同时机体内某些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,受病毒感染的诱导产生细胞毒T淋巴细胞,对感染的心肌细胞起杀伤作用,破坏病毒复制指场所,最后导致病毒感染的终止。此外在病毒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破坏心肌细胞的过程中,自由基引发脂质过氧化形成脂质过氧化物,对未感染的心肌细胞有明显的毒性作用,造成心肌细胞膜损伤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作用改变,而损伤心肌。 病毒性心肌炎在临床出现心脏症状时,多数受感染心肌中已分离不到病毒,所以认为心肌炎时的心肌损伤,主要是T细胞介导的自家免疫机制,病毒感染是作为免疫反应的启动者,因而可能反复病毒感染引起病情反复,或形成慢性炎症。
|